打手脚 打腰背 为啥麻醉部位各不同******
很多手术患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同样是做手术、打麻醉,为什么有的人是在手脚上打针,有的人还要在腰背部打针?是不是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今天,麻醉科的医生就来带大家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
手脚打针
首先说说手脚上打麻醉针,其实就是指我们经常提到的全身麻醉所需要开放的外周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大多通过血液进入人体抵达全身和大脑,发挥麻醉效果,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俗称“患者的生命线”,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手脚上的打针。有了它,麻醉医护人员就可以将麻醉药物注射到静脉中,达到类似睡眠的麻醉状态,就可以实施手术了。
待手术结束后,麻醉医护人员会精准地掌握麻醉药物的代谢时间,停止持续输注的麻醉药物,等待患者的苏醒。一般患者在苏醒后只会记得手上打了一针,医生说睡一觉吧,就沉沉睡去,而对于其他麻醉过程及手术所造成的伤害性刺激毫无记忆。
腰背打针
打在腰背上的麻醉是指椎管内麻醉,这也是我们麻醉常用的另一种方法,也就是俗称的“半麻”。医生会在患者的后背向椎管内打一针,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通过控制麻醉平面,达到下腹部及下肢麻木、失去痛觉的目的,使患者顺利完成下腹部或下肢的手术。有时候还可以放一根软软的管子在后背,帮助患者渡过难熬的术后疼痛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麻醉医生并不是打完了这一针就万事大吉了,麻醉医生会一直陪伴在手术患者周围,做围术期的“守护神”,对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一个“外科医生中的内科医生”,具备对术中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进行及时的应对和处理的能力,做到“化险为夷”。
俗话说,“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打一针”看似很简单,但打完这一针后的麻醉维持、麻醉管理、患者的苏醒才能真正体现出麻醉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与重要性所在。用一句话来说:麻醉不只是为了沉睡,而是为了更好地苏醒。
文/武昊天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蔡英文宣布陈建仁为新任台行政事务主管机构负责人******
中新社台北1月27日电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27日召开记者会,宣布陈建仁为新任行政事务主管机构负责人。陈建仁是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
民进党在台湾地区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大败,台行政事务主管机构原负责人苏贞昌于2023年1月19日宣布辞职。据中央社、《联合报》等媒体报道,蔡英文27日召开记者会,宣布陈建仁为新任行政事务主管机构负责人。
陈建仁曾任台湾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等职。2015年,他以无党籍身份与蔡英文搭档参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于2016年当选台湾地区副领导人,2020年任期届满后卸任。2021年底申请加入民进党。
中时新闻网及《联合报》的分析认为,陈建仁虽有医卫背景,但论及领导行政团队、迎接2023年全球经济下修的挑战,则欠缺实务经验与专业素养。
陈建仁曾力挺饱受争议的台湾自产“高端”疫苗,其“高端推销员”的形象招致了大量负评。《联合报》评论认为,此次民进党当局执政团队调整的着眼点,更多是解决蔡英文自己“政治跛脚”的困境,而非台湾发展困局。(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